茶的魅力丨中茶院茶课堂评茶员、茶艺师培训顺利结业
7月下旬,炎炎酷暑,比杭州天气更火爆的是中茶院茶课堂的培训班。7月18日到7月31日整整14天的培训课程绝对让学员们感受到了中茶院茶课堂的热情与专业,真诚与精致,让学员大赞“受益良多”。
据悉本次培训分为评茶员(7月18日—24日)和茶艺师(7月25日—31日)两项。这也是中茶院茶课堂第364期评茶员和第365期茶艺师培训。本次培训阵容庞大,中茶院院长助理汪一飞,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赵玉香,国务院特贴专家施海根,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昆,全国茶艺大赛冠军、高级茶艺技师朱晓丽、国家一级评茶师彭克荣,浙江树人大学茶艺专业袁薇老师、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张春丽老师等倾情授课,吸引了全国各地近百位爱茶人参与培训。
审评是对嗅觉和味蕾的挑战,茶艺是泡茶技与艺的比拼。
茶品评有五因子,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每一因子都有一个故事,都是茶与茶人的心灵相切。茶有六大类,绿红青白黄黑。每一类都是一个传奇,每一类都是上苍赐给我们的礼物。
评茶员就是舌尖上的工作者。他们有着灵敏的感官系统,“审视”着每一款茶。他们不是茶叶的否定者,而是茶叶的肯定者。有了他们,茶叶会更加的好喝与好玩。
评茶员培训从茶叶感官审评基础入手,绿茶、黄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以及花茶各茶类的加工工艺、品质特征的全方位解析,理论学习和品鉴实操多角度融合训练,在课程中增设《茶叶标准知识(新版标准解读)及食品生产许可新规解读》《茶叶内含成分与品质关系》等拓展课程帮助学员更好的了解茶叶在最后的销售环节如何确保质量安全,一泡好茶形成的原因及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完成本次审评技能的全面提升。
茶艺是茶文化的一张名片,一种文化精粹。是一种生活艺术,一种性情的体现,一种思想的外放,一种文化的积淀。
而茶艺师正是将这种文化演绎至最大化的人,她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情怀。茶艺师,这是一项受人尊敬的工作,不仅需要职业的技能,更需要茶文化的涵养。把茶放在手中,升腾、翻转、跳跃、回环往复、此起彼伏,曼妙不言而喻。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是茶艺师的职责,泡出一杯好看的茶也是茶艺师的职责。
本期茶艺师培训针对名优绿茶、红茶以及乌龙茶进行定点学习。用不同的冲泡工具展现不同茶类的不同韵味。在茶艺实操的同时加入《茶艺礼仪》《茶文化基础知识》《茶具基本要求与茶席布置》《中国古代饮茶习俗的嬗变与传播》等基础课程。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长河中汲取伺茶、礼茶知识,更好的理解并运用到茶艺实践中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国家一级评茶师彭克荣老师为学员们讲述的《宋代点茶与现代茶百戏》。宋代是茶文化的鼎峰时期,宋代的点茶也进入了一个极致地步,而现代茶百戏既传承又发展了宋代点茶。彭克荣为学员简单理清了三个概念:“分茶是个过程,茶百戏是个现象,点茶是种方式”,进而又为学员介绍了现代茶百戏四个基本手法。第一阶段“原汤化原物”;第二阶段“清水点鸳鸯”;第三阶段“泼墨丹清”;第四阶段“五彩缤飞”。现代茶百戏丰富的变化令学员脑洞大开,受到一致好评。
茶的魅力在这个七月流火的季节再一次被点燃,你是否也想被茶的魅力点燃、释放?那么来吧,中茶院茶课堂等着您。在一起,让我们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