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一)成果基本情况
茶制品标准体系不健全及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转化应用率低等瓶颈难题,严重制约茶制品产业增效高质发展。围绕固态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抹茶等茶制品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研发检测、技术应用企业协同攻关,研发了茶制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和制修订系列茶制品标准,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应用,辐射带动全行业。
针对有产品无标准的产业现状,完成了固态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等茶制品质量指标定值,完善了茶制品质量标准体系。针对现有测定方法不完善,检测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茶制品近红外质量指标、堆积密度、氟素等快速测定技术和有机溶剂残留同步检出技术,配套研发了茶制品堆积密度、茶鲜叶氟素快速测定仪,建立了系列快速测定方法和标准。针对产品质量不稳定及安全隐患,研究了冷冻复温组合发酵、鲜叶酶活调控及酶促耦合发酵技术,开展了抹茶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化技术研究,为行业提供了典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相关规程。
(二)产生的社会效益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品质优化管理,增加经济效益,带动茶农增产增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在引导和规范茶制品贸易、推动国内标准国际化、促进茶制品国际贸易做出了中国贡献。项目产出的茶制品质量评价体系16项标准,10项检测技术方法,茶制品提质生产技术3项,在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美町宝植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湖州荣凯植物提取有限公司、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等茶制品生产、贸易龙头企业进行示范应用,协同建立了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提高了茶制品行业整体质量合格率和标准化水平。实施期间,建设茶园基地面积1500亩,提升标准化生产线7条,示范应用企业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83亿元,新增利税6724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成果率先在完成单位示范应用,促进夏秋茶高效利用,辐射带动全行业一体化发展,提高茶制品整体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对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三)成果市场前景
《茶制品 第1部分 固态速溶茶》、《茶制品 第2部分 茶多酚》、《茶制品 第3部分 茶黄素》、《抹茶》、《茶叶中茶黄素的测定方法》等5项茶制品产品、测定方法国家标准,《茶多酚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光谱法》、《固态速溶茶中水分、茶多酚、咖啡碱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光谱法》、《茶叶稀土含量控制技术规程》、《茶叶氟含量控制技术规程》等4项行业标准填补国内外空白,《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方法》、《固态速溶茶 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方法》、《固态速溶茶 第5部分:自由流动和紧密堆积密度测定》等3项标准填补国内空白。项目解决了茶制品行业质量、技术标准缺失难题,制修订国标12项、行标4项,其中9项标准填补国内外空白;研发近红外快速测定技术等10项,开发快速测定仪2套,填补国内空白,为行业提供了典型茶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左小博
电话:0571-87016079
传真:0571-86041170
E-Mail: zuoxb1206@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