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靓帅”,奏响丝路茶歌

2017.07.26
作者:徐金玉 来源:人民政协报

       15位大学生,4个节目,2天的世博传播,18种中国元素,4000余名参观者,30余万在线传播,这是中国大学生茶艺团继2015年米兰世博会后的第二次出征,也是他们7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上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

       “中国大学生茶艺团是中国茶文化的青春使者,他们的风采富有朝气和活力,将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代表我们更多地走向世界。”活动组织者、古往今来茶生活平台董事长夏涤斌说。

       年轻的茶使者

       2015年的米兰世博会上,脱颖而出的10名大学生全是女生。今年这支新秀云集的队伍,不仅人数增至15人,还首次出现了两位男士。山东农业大学大三学生杨承就是这幸运的二分之一。

       “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出国,就能站在世博会的舞台上。”从去年10月开始参与选拔,经过两轮集训,杨承靠自己出色的表现,拿到了这张入场券。除了现场服务赠饮区外,他还为国际友人演绎了茶与中国水墨元素结合的《点墨含光》节目。

       “我们一男一女、一黑一白、一阳一阴,在表演了传统舞蹈之后,现场冲泡了黑茶老茶头和白茶老寿眉。”极富创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驻足、欣赏。黑白的对比,令观众眼前一亮,瞬间记住了中国的两大茶类。

       大家不约而同举起手机拍摄,让在国内参加过多场茶艺大赛的杨承,内心仍忍不住激动起来,“甚至手都有点抖,幸好大家离得远看不清楚。”他偷笑着说。而由他主泡的老茶头,似乎也在默默为其传递力量。伴随着茶香的扑鼻而来,他的心愈发坚定,手法越来越稳。

       “在出发前,我对这次旅程的意义还充满困惑,认为它就是单纯地做一个表演。但是,当我站在国旗下,为国际友人泡茶时,油然而生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荣耀感,我不只是个表演者,更是一个年轻的使者,肩负着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使命。”

       由于语言不通,杨承判断观众对中国茶的评价,基本看表情。他从他们的笑容中,读到了喜爱和新鲜感。

       “尤其是喝绿茶的时候,他们露出很惊讶的神色。”杨承说,当地的哈萨克斯坦人主要喝浓强鲜的红碎茶,绿茶清淡、舒爽的口感,则与他们平时的品饮习惯颇为不同。更多的观众,都在品饮过后,惊喜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为茶艺团首开特例

       在世博会上,中国大学生茶艺团,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走到哪儿,都有人过来想要合影。

       “我们从服装、到节目、到色彩,再到文化元素,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事先还查阅了很多哈萨克斯坦的资料和风俗。”团长陈燚芳已是第二次带团出发,在第一次经验的积累上,他们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考虑到观众对于中国茶类相对比较陌生,我们希望通过明快的色彩与茶结合,让观众能一下子记住中国茶。在4个茶艺表演里,他们会看到青花瓷、水墨画、油纸伞这样浓郁的中国元素,也会看到红、绿、黄、蓝四色为主的中国色彩。”陈燚芳笑着介绍。

       一把油纸伞、一裳碧透罗衾,带着浓郁的“江南春色”,中国绿茶的灵动,就这样迎面扑来。

       青花之清纯艳丽,瓷之浴火而生的暖,在茶艺师娴熟优雅的冲泡中,演绎的是香雅的茉莉花茶和香浓的乌龙茶。

       ……

       极具中国韵味的表演,吸引的是“爆棚”的观众。夏涤斌说:“由于观众太多,连世博会都为此派出了专门的保安来维持秩序,在赠饮区,更是没有一天不排队的。”

       更令夏涤斌兴奋的是,世博会还为中国大学生茶艺团首开特例。“在世博会的登陆大厅,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参展国的国旗。而正对面,最显眼、最醒目的就是一片红色——一大面的中国国旗。国旗下的区域,平时只供来往的观众拍照,从未举办过活动。没想到,他们竟然邀请和允许我们,在祖国的红旗下进行茶艺表演。”

       夏涤斌意犹未尽地说:“站在国旗下,看着大学生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咱们自己的茶,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内心澎湃,那种激动的心情,是我此行最难忘的时刻!”

       茶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根据现场初步统计,仅在中国馆日的当天下午,来中国馆观看茶艺团表演的观众就接近2000人次。中国馆成为当日参观人次最多的展馆之一。

在夏涤斌看来,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中,中国茶是不能缺失的,它代表健康、绿色和生机。

       而让这次旅程别具意义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在这里——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重要的节点性的国家,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驿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早已在诉说着中哈的茶故事。直到后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国茶的身影渐渐消失。算起来,中国茶已经离开那片土地有五六十年的时间了。”

       在参观这座城市时,茶艺团的成员们,一直在留心着茶的存在。“我们在‘可汗之帐’购物中心,发现了一个茶叶小店,整体风格是一派英伦风,唯有角落里遗忘式地排放着几个造型古怪的劣质紫砂壶。”

夏涤斌说:“正因如此,借助世博会的平台,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了这次茶艺团展演,作为‘一个世界一杯茶’中国大型公益推广活动的重要内容,让中国茶以如此丰富、多元的形式,再次惊艳亮相。”

       大学生们似乎也在这样的体验中,愈发深切感知到了身上的责任。

       “这次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世博会,我真正看到世界友人对于中国茶的喜爱,这样的经历于我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我虽然学习园艺专业,与茶业并不对口,但我已经决定未来从事茶行业了。”杨承说,“我认为中国茶文化是既悠长又年轻的文化。以前提到茶,想到的多是成功人士和老人。其实,茶产业与文化中,也需要新鲜血液,应该是从儿童到老人,从国内到国外,都能得到普及和喜爱。我愿意做中国一个年轻的茶使者,向世界传递中国茶的声音。”


微信公众号01

院所概况 平台建设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 学术期刊 党建园地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202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纪检监督

监督电话:
0571-86042213

监督邮箱:
zcyjwyx@co-tea.com

意见箱:
中茶院大楼9-10层楼梯间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