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化茶制品技术开发与应用

2024.10.22
作者:潘俊娴 来源:科技与信息处

(一)成果基本情况

该成果立足我国“健康中国”大战略布局,结合我国茶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喝茶消费饱和,深加工萎缩,健康功能发挥不足),针对茶组分应用于食品时易氧化变色、吸湿结团、茶香等内质不足的关键问题,创新融合生物酶技术、油基包埋手段,获得食品用甜香型红茶粉、防潮茶粉;针对热销的抹茶,开发专用流程化机械装备及源头茶树栽培技术,实现标准化加工。针对面制品淀粉老化、巧克力起霜、绿茶色不稳定等品质劣变主因,揭示茶功能成分通过次级键耦合淀粉阻滞回生作用,研发紫外-微波脱水杀菌、活性包装、非共价稳态体制备等食品稳态化技术,开发大众化茶食品。针对茶的食药两用属性,深入挖掘茶多酚等活性成分的清咽润喉、降“三高”、增强免疫、抗氧化等功能,开发功能食品。相关技术获2019年全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二)产生的社会效益

成果单位联合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将成果应用于国家、省级龙头企业,所用茶资源产地涵盖安吉、新昌、松阳、嵊州、武义等主要产茶县(市),近 3 年应用企业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 103843.1 万元、新增利润 17931.9 万元,产品获奖 2 次,培训近 4000 人次。

(三)成果市场前景

该成果开发了食品专用甜香红茶粉、防潮茶粉、高品质抹茶等食材化茶制品,以此为原辅料应用于 8 类 150 余款特色终端产品,包括大众型茶烘焙食品、茶生鲜面、茶巧克力、茶糖果、抹茶酱等,和含茶参玛精华片等健康食品,实现资源跨界增值、健康功能普惠,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潘俊娴

电话:15158138368

传真:0571-86041170

E-Mail: xianzizmcx@163.com

 

微信公众号01

院所概况 平台建设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 学术期刊 党建园地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202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纪检监督

监督电话:
0571-86042213

监督邮箱:
zcyjwyx@co-tea.com

意见箱:
中茶院大楼9-10层楼梯间

官方微信公众号